我们经常会遇到跟“事业”有关的词语,诸如:“事业单位”、“事业型的人”、“革命事业”、等等。在这些词语里,“事业”的含义可以大相径庭。因此,“事业单位”容不下“事业型的人”被视为正常。
大约二十年前,我在位于福州市的某省级大学教书。因政治环境十分恶劣,便申请到境外一所名牌大学深造。到系党总支书记那里,他挺着大肚皮对我说:“你现在还没出国业务都已经这么强了,再让你出去深造一下不是更不得了。你如果一定要走,那就先写一个保证书,保证永远不回来。不然我们就不让你走”。
学校里的领导都避让他几分,因为“他有个亲戚在省里,还会再提拔”。
后来他真的当上副校长。
在1949年以前进入这所大学工作的老前辈眼里,他这种人跟教育事业是不沾边的。他没有学术专长,谈不上教育行政管理经验,言谈举止粗俗可及社会瘪三。把教育事业交到这号“副校长”手里,这事业单位里还能做事业吗?
他还很贪,曾经上我们家来胡搅蛮缠,直到你思想觉悟,给他东西,才罢休。
现在网上网下很多人抱怨教育质量下降,追溯历史,这是一种必然。
评论